效卣
青铜卣为古代盛酒器,是古代祭祀中专门用来盛酒的祭器。青铜卣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,盛行于商末周初。青铜卣形状似壶而有提梁,故又名“提梁壶”。一般来讲,青铜卣多为椭圆体或椭方体,也有筒形和方形的,还有少量的鸟兽形。
效卣是西周中期青铜铸器。传为河南洛阳出土,现藏于上海博物馆。原器通高24.3厘米,口横13.2厘米,口纵9.7厘米。效卣为椭圆体,器身两侧有龙首提梁,腹部上饰有华丽的凤鸟纹,凤首回顾,生动多姿,器物的颈部和圈足上也装饰有回顾的龙纹。盖和器有相同铭文,各铸有七行六十八字。
使用的材料:青铜
仿制工艺:青铜铸造,仿古着色
仿制器物的尺寸:长:20cm,宽12.5cm,高:22.5cm
原文物与仿制品的比例关系:l : 0.93
效卣铭文
铭文释读:
隹□(唯四)初吉甲午,王雚(观)于尝
,公东宫内□(纳飨)于王。王易(锡)
公贝五十朋,公易氒□(锡厥世)子效王
休贝廿朋。效对公休,用乍(作)宝□(
尊)彝。乌乎(呼),效不□(敢)不迈
(万)年□(夙)夜奔徒□(走扬)公休,
亦□(其)子子孙孙□(永)宝。
铭文释意:
某年四月,周王欢游于尝地,公东宫
受到王的食赐,王赐东宫贝五十朋,
东宫将其中的二十朋转赐给了世子
效,效因此做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