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信息关键字:
 
   
 
西政法文化博物...
全国科普日活动...
全国科普日活动...
全国科普日筹备...
西藏大学Tse...
“创新驱动发展...
科普简报第5期
全国科技活动周...
河南省高院专委...
法文化博物馆迎...
 
 
你现在的位置:主页- 陈列展览 - 青铜仿制 - 多友鼎
 
 

多友鼎

时间:2016-08-02 02:43:00

 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多友鼎   

  青铜鼎是古代用于烹煮食物、实牲祭祀和宴享的器具,其用途相当于现代的锅。在商周时期,鼎不仅是实用器,同时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内容,是奴隶主贵族身份和权势的象征,用以“明尊卑,别上下”。由于鼎自身的特殊内涵,古代用鼎有着极其严重的制度,不允许随意僭越。等级越高,实用鼎的数目越多,反之则少。礼书记载,西周时,天子用九鼎,诸侯用七鼎,卿大夫用五鼎,士用三鼎或一鼎,而一般平民或者奴隶则不能用鼎。
多友鼎为西周晚期青铜铸器。1980年于陕西省长安县下泉村出土,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。原器通高51.5厘米,口径50厘米。多友鼎立耳,圆底,腹微敛,蹄形足,口下饰弦纹两道。内壁铸铭文分22行,共275字。是研究西周时期的战争史和周王朝与玁狁关系的重要资料。器表光素无纹,造型十分普通,但它腹内所铸的279字铭文,却记录了周王命令武工遣多友抵御玁狁的重大事件,考古学家根据铭文及造型将其称之为“多友鼎”。
 
 
材料:铜
仿制工艺:青铜铸造,仿古着色
仿制器物的尺寸:长:51 cm,宽:50cm,高:51cm
原文物与仿制品的比例关系:1 : 0.99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多友鼎铭
 
铭文释读:
   唯十月,用放(玁狁方興),(廣)伐京(師),告追于王,命武公:“遣乃元士,羞追于京怪(師)。”武公命多友(率)公車,羞追于京(師)。癸未,戎伐捵(筍),衣孚(卒俘),多友西追。甲申之(辰),(搏)于,多友右(有)折首執(訊):凡(以)公車折首二百又又五人,執(訊)廿又三人,孚(俘)戎車百乘一十又七乘,衣(卒復筍)人孚(俘)。或(又搏)于龏(龔),折首卅又六人,執(訊)二人,孚(俘)車十乘,從至。追(搏)于世,多友或右(又有)折首執(訊),乃攩追,至于楊冢,公車折首百又十又五人,執(訊)三人,唯孚(俘)車不克,衣(以卒)焚,唯馬敺(盡)。(復奪)京(師)之孚(俘)。多友乃孚孷哢(獻俘馘訊)于公,武公廼嬡(獻)于王。廼曰武公曰:“女(汝)既靜京(師),斪女(賚汝),易女(錫汝)土田。”丁酉,武公才(在獻)宮。廼命向父佋(召)多友,廼徙于嬡(獻)宮。公寴(親)曰多友曰:“余肈吏女(使汝),休,不墡(逆),又(有)成事,多禽(擒),女(汝)靜京(師),易女(錫汝)圭栻(瓚)一,湯(鍚)鐘一忓(肆),鐈鋚百匀(鈞)。”多友孷产岅(敢對揚)公休,用乍玻(作尊)鼎,用(朋)用(友),其子子孫永寶用。
 
铭文释意:
   西周晚期,周厉王时期的某年十月,玁狁即匈奴,侵犯京师,周王命武公派遣多友率兵抵御。多友在十几天内,共打4仗,都取得了胜利,杀掉敌人350余人,俘虏23人,缴获战车127辆,并救回了被俘虏的周人。武公将战绩报告给周王,周王赏赐给多友包括青铜器在内的若干财务,为了感谢周王,也为了纪念这次胜利,多友铸造这件圆鼎以记其事。
 
 
上一条:永盂
下一条:大盂鼎

留言板 网上咨询联系我们

 

沙坪校区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号 邮编:400031 渝北校区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大道301号 邮编:401120

网站开发:西南政法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: 365bet官方平台